中共辽宁省委教育工委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日期:2021-09-01 16:23:45  发布人:jwc  浏览量:3402

(辽委教通〔2020〕47号)

省内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关于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实施《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加快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全面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坚持系统谋划,强化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管理体系,真正让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实际,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思政教育,强化育人为本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

2.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贯穿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开展好入学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将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纳入省委党校年度培训计划。省教育厅每年选树一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过程管理

3.优化专业结构。面向国家发展战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三次产业需求,加快“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步伐,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专业建设,强力推进高校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实“调、停、转、增”,调优专业结构布局,停撤不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将工作重点转向打造优势特色专业,鼓励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专业,增设高端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海洋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养老护理等民生急需相关专业,形成规模适当、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各高校每学年调整比例控制在专业总数10%左右,并做好调减专业的师资培训交流工作。

4.加强课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持续性,切实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全面推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进课程。不断深化课程的教与学改革,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科学设置课程和学分,坚决杜绝因人设课。大力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推进更多的专业和课程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学校要制定教材建设规划,认真做好教材编写、审核和选用工作,鼓励支持高水平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级教材编写。

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设计,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学习革命和质量革命。积极推广小班化、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学业评价方式,鼓励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强力推进高校课程教考分离,实施题库制度。各高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课堂教学专项评比,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师教学大赛。

 6.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导师制,专业教师都要承担学生实践教学指导任务,确保学生接受指导全覆盖。大力推进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支持一线科研人员、工程师承担教学任务。加强实践教学平台、教学实践基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及地方合作,加快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

7.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打通人才培养与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举办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校要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大赛。

 8.推动学分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加快推进完全学分制建设,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与管理,丰富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选择学分创造条件。支持高校建立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校际学分互认与转化实践。

9.严把毕业出口关。严格毕业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完善学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坚决取消毕业前“清考”。各高校和二级院系要分别制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实施细则》,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立题、选题、指导、答辩等全过程监控,严肃处理各类学业不端行为。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由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担任。

10.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研究与改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教研室(系)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聚焦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内容,每学期至少开展10次集体教研活动。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11.加强教师考核与评价。实施教师授课准入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突出教学业绩、教学成果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分配中的比重,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各类教师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课时要求,未达到本科授课学时要求的教师年度考核为不合格。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授每年至少独立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不少于32学时),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转出教师系列。

12.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加强本科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专业认证、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报告制度,形成以高校内部教学质量建设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多方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省级抽查抽测机制,将其纳入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组织实施,强化绩效考核

  13.加强组织领导。各高校要进一步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要求,加强对本科教学改革的领导,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要把本科教学改革工作纳入重要议题研究部署。学校每学年、二级院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广大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工作中,党委书记、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每学期听课至少10次。学校要推进二级院系管理改革,赋予其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加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教学管理人员,形成全员、全方位支持本科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14.认真做好实施。各高校要制定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协调配套,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树立开放办学思维,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在人才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校际合作,充分发挥各校优质特色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加强宣传教育,推介辽宁发展优势和历史文化,吸引毕业生在辽就业创业,建功立业。

15.强化考核管理。以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本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率等相关工作纳入对高校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高校不断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将适时开展对各高校的专项督查。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到位、落实进展严重滞后、弄虚作假的,将严肃追究高校相关人员责任。

 


核发:jwc 点击数:3402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Baidu
sogou